更新日期: 2022 年 10 月 24 日
這大概是入行以來,我心中最「一波三折」的一場專訪。
首先,受訪者小皓(也就是品牌線加工 PUNNDLE 的主理人)與我相隔兩地:我台北,他台南。終於敲定好見面細節與文章方向後,一直誤信自己是「天選之人」的 P 編在南下前夕宣告快篩陽。熬過完整七日的居家隔離,二度約訪時竟得知換他確診。直到出關後,小皓還禍不單行地替我們再追加了一場小車禍⋯⋯。
⋯⋯最後我們仍克服萬難,趁著雙十連假的餘裕,完成了這趟延宕多時、得來不易的工作室拜訪。究竟,線加工 PUNNDLE 這個品牌擁有什麼樣的魅力,教 P 編如此心心念念、千山萬水也非得見上他一面不可?
兒時的遊具,兩世代間交棒的生財工具
小皓説自他有記憶起,家人便開始專營台南紗線的零售批發了。主要販售給家庭代工,以及當時正在起飛的台灣中小型紡織產業。跟鈕扣、紗線玩在一起的童年,在耳濡目染之下⋯⋯小皓默默地與【線加工】的主要創作媒材,老早便結下了不解之緣。
大學專攻工業設計,畢業後小皓順理成章地加入了一間產品設計公司 ── 唐草設計。聊起唐草這間前東家,至今仍記憶猶新的一件事,便是那維持了八年傳統、ㄧ年一度由他們所主辦的「點心設計邀請展」。
這個展覽採取「邀請制」,據說唐草每屆都會精心制定一個「主題」,邀請不同領域的專業設計師們一起來 jam,暫時跳脫商業思考;不限媒材,以純藝術的角度去回應該年度的主題,並重溫創作的純粹與無限可能。
自唐草畢業的那年,小皓自己也曾躬逢其盛、興致勃勃地準備了作品參與這個陣容華麗的聯展;而這件作品,便是【線加工】的第一號創作。
從「隔熱套」出發,變身「櫻花」、「彩虹」⋯⋯
簡單地詮釋【線加工】的作品,可說是創作者將選定的紗線以不同手法纏繞在玻璃容器的表面,並以特製的膠固定,做爲裝飾。
回想起唐草時期,有位前同事經常附庸風雅地拿一個「無手把的無印良品水壺」來沖泡紅茶;滿足了視覺上的簡約美感,滾燙的瓶身卻也教人難以赤手空拳地、優雅地倒杯茶來啜飲。
這有趣的風景,讓小皓腦中衍生出了替它製作「隔熱套」的點子。三個系列的【線加工】玻璃容器:「手感款」、「調色款」與「銀河款」於焉誕生。
「手感款」系列顧名思義,格外著眼於使用者的握感經驗。其中「格紋」最受市場歡迎,小皓自己則偏愛「星環」,因為很有趣的是,每個人初次拿起星環杯的握法都有某種本能性的差異,很適合在市集上與消費者互動,作為彼此破冰的話題。
「調色款」與「銀河款」著重於色彩搭配。銀河款的趣味隱身在單色中的小點綴,調色款則以撞色去製造活潑鮮明的印象。問小皓通常如何找尋配色靈感,他說自己會回想過去在設計公司工作的日子,參考經驗中客戶偏好的色彩計畫。
從過往的案例大膽預測,再根據實際銷售經驗來微調。跑「市集」也是小皓試水溫的珍貴機會,趁機觀察消費者的真實反應,做為另類的市場調查。舉例來說,台灣人特別偏好粉紅加草綠、表情柔嫩的「櫻花印象」;而日本市場卻獨鍾紫色,格外擁抱那種「孤芳自賞」的神秘氣氛⋯⋯這些都是小皓從驗證消費者行為而歸納出來的調色方程式。
「彩虹款」線水杯的配色概念,其實早在品牌初期便已成形,但小皓說自己一直在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終於在 2018 年全民公投、由台灣人民共同決定捍衛「同婚合法化」的背景之下,彩虹線水杯陪伴著台灣史無前例的平權運動一起誕生了。
相信彩虹的象徵不只屬於 LGBT 社群,同時也屬於所有擁抱多元與自由、擁抱人存在的各種可能的人們。 線水杯「一同驕傲」款希望將跨越國界的彩虹旗結合於杯子上,流傳至每個人的手上,讓我們一起為應得的自由平等舉杯慶祝!
【線加工】的起手式雖是藝術創作,小皓的作品卻因為具備了高完成度、懂得結合台灣在地工藝等特質,一開始便已經很接近「商品」的形式。
進駐「星球」,台南文創界的一位⋯⋯里長伯?!
星球實驗創作空間(planett)創始於 2013 年,在台南算是相當早期、走得很前面的「共享工作空間」(co-working space),而【線加工】便是首批進駐星球的藝術家/設計品牌之一。向來好人緣的小皓,自然而然地在這個往來無白丁的驛站,攢下了不少人脈。
除了埋首創作,在星球的日子小皓還一邊申請各種政府補助案、貼近地方創生、經營社群、擺攤、社交,正式進軍文創圈生態,並於 2016 年設立公司。雖然後來加入了台南寵物品牌「拍拍」擔任貓跳台規劃設計,但小皓說:「自己的東西,不管多累都不能放棄。」
因為樂於助人、好聊天的性格,小皓在星球被人戲稱做「里長伯」,經常與不同領域的創作者跨界合作(包括動畫、布袋戲等),也樂於參與不同主題的講座與 workshop,與同好們分享他獨到的才華與觀點。
【線加工】的英文名是 punndle,一個字典中查不到的英文單字。回憶命名的由來,小皓說當時剛好很流行「台語相關」的命名風,索性結合了 pun(轉的台語)與 bundle(英文中一綑一綑的單位)⋯⋯直覺式的造字法,引起了廣大共鳴,據說曾讓許多來自不同國家、短暫在星球駐村的外國藝術家們印象深刻。
比起小籠包、臭豆腐,或許在這些異地遊子們的心目中,源自台南老紗線的 punndle 才是最地道、最溫熱的台灣印象吧。
從傳統工藝、從「纏花」中煉金重生
因緣際會下,小皓曾在網路上讀到一篇由李冠毅(WE PEOPLE 總編輯)撰寫的文章,主要在講述經典品牌如 CHANEL、Hermès 等為了保護世界上各種珍貴的傳統工藝,成立了許多「工房」來鑽研、保存這些人文資產。而另一方面,清末時期於閩南地區流傳下來的「纏花」同樣面臨逐漸式微、失傳中,呼籲台灣人即時搶救這門告急的寶藏技藝。
纏花是漢族傳統女紅,一種以繡線做為表現媒材的工藝。在農業社會時代,台灣、金門地區及中國大陸沿岸,都會以紙片、紗線與鐵絲纏繞成花,作為女子出嫁時必備的髮飾。
這篇文章讓小皓看見了纏花的細緻美好,而它的技法與【線加工】的本質也有許多不謀而合之處。為了拓展創作路線,小皓便開始潛心學習纏花的工法,後來也將如此溫婉古典的技術融注於新品設計,推出了「十六歲」與「滿」這兩款線加工耳環。
十六歲的型態擷取自「含苞的玫瑰花」,而玫瑰的花語正是「青春、美麗」;另一方面在傳統習俗中,台南人習慣把「成年禮」稱為「做十六歲」。
以十六歲為名,這款耳環其實要獻給「生命正準備步入下個階段」的各種女人。無論年紀的實際數字為何,都能回到成年禮那樣嬌羞卻莊重的美好心情,期待蛻變。
「滿」的命名,則呼應著創作者的心境變化。從過去自己對於傳統工藝的無知、不解風情,到後來專注於纏花的理解與傳承,【線加工】已由一開始的無心插柳漸漸走向了深厚的美學建立,揉合自家歷史的紗線淵源,淬鍊出一種近乎「完滿」的爐火純青。
「滿」以簡單、無矯飾的圓來表現,投射出一種猶如佛家「圓寂」的意象:超脫,不再受世俗的喜惡功過而羈絆的新境界。
後記
細數了【線加工】的前世今身後,小皓與我們分享了一些品牌的 side projects。首先,是與「芊纖絲旅」的合作,以老紗線來妝點了一個很有味道的房間:包含燈具、桌子、花瓶、椅腳⋯⋯甚至一幅畫。
2019 年受「英國北歐台灣影展」之邀,打造了一系列由主視覺延伸出的周邊商品。
從「纏花」工藝發展出的擴香花卡禮盒,以及可愛的迷你鹿角蕨。
⋯⋯琳瑯滿目,這些我從來沒機會親眼見到的好設計,P 編由衷期待它們能伴隨著【線加工】愈發自信的步伐,持續源源不絕地發生。
採訪、文字、攝影:Nichol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