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 2024 年 12 月 26 日
打開 A.M IDEAS 的網站,映入眼簾的是一副副擁有有機曲線的竹耳環,遠看是跳動的音符,近看像是盛開的花蕊, A.M IDEAS 對非線性的執著追求,為硬氣的竹賦予優雅詮釋,自由且奔放。
很難想像,共同創辦人韻如與宛珊之前來自科技業,成天在電腦前,面對著不容許誤差的電子產品。人生路途的轉彎源自 2009 年韻如的烏干達之旅,當時她在烏干達選購紀念品,發現當地工藝品都是就地取材,用著最古老的智慧手工製造,「他們甚至不稱自己為設計師,也沒有念過設計系,但作品卻那麼富有生命,從土地與雙手長出來的設計,跟我們用電腦做設計完全不一樣。」韻如就此深深被吸引,開啟對於工藝的想像,也開始嚮往更有溫度且自由的創作。
當古老工藝遇見當代設計
從烏干達回來後,韻如聯絡了前同事宛珊, A.M IDEAS 團隊就在烏干達旅程後的一個月迅速成形。原先對於工藝、材質頗為陌生的兩人,從加入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辦的創作計畫開始,慢慢認識各種材質。也正是在走進自然與工藝世界後,倆人這才發現,從黃藤到香蕉絲、藺草、竹子⋯⋯,台灣原生的材料太多了。於是,她們從探索材質開始,慢慢思考如何讓古老的工藝結合當代設計,進入生活,變成日常。像是她們曾隨著耆老開著一台貨卡到南澳金岳部落採黃藤,大夥將充滿鋭刺的黃藤綁在車上,油門一踩,運用動力拉出一整串。「黃藤上面佈滿刺,很難想像以前部落的人都是徒手去採集的。」
此後韻如與宛珊更以設計經驗簡化流程,把耆老口中「啊就這樣啊!」的古老智慧變成年輕人淺顯易懂的語彙,並將黃藤融合傳統背簍十字編、六角孔編設計成餐器,豐富當地部落旅遊體驗。經過一次次的野地探訪與拜師後,自身的創作也就自然而然地生長出來。從快速精準的科技業到感性溫暖的工藝品,像是受到大自然的感召,她們一起走進山林採集,與耆老學習編織,將在自然裡受到的啟發,加入現代美感,賦予想像之外的新生。
與材質戀愛後化學反應
她們也笑道,與天然材料相處就像是戀綜約會節目,會遇上各式各樣的人,需要慢慢磨合千萬種問題。以 A.M IDEAS 擅長使用的材質「桂竹」為例,「竹子很有個性,會因為天氣、濕度硬度有所不同,當梅雨季來臨時,形狀變化會比以往更為劇烈,就得花更多時間來回塑形。」
不只如此,材質性格有時也會與設計師個性交迸出超乎想像的化學反應。像是無拘無束的宛珊剛開始創作時,努力按著工藝師標準化的技法,編出來的東西雖工整漂亮,但總覺得少了點什麼,後來她發現有種技法名為「亂編法」,隨著心之所向,極度自由,反而開拓出適合宛珊的道路。
至於韻如習慣先在電腦畫好圖,試著將作品做得與設計圖一模一樣,但有脾氣的竹總是不如她的意,為了達到完美吃盡苦頭。然而,現在的她已經不會再斤斤計較是否跟設計圖一模一樣,「我學著尊重它們本來的個性,順應著它本來的姿態,再加入我們的設計,而不是用設計去達到不適合他的樣子,不特別去強迫它,因爲竹子不會照著我們的期望。」
因為創作而懂得聆聽
這是她們從理性的科技業到感性的手工藝最大的轉變,傳統設計中追求精準、零誤差,但在工藝及自然材質的世界裡,很難找到一模一樣的形狀或紋理,工藝把她們的緊繃鬆開,模糊了邊界,在變因裡成就野性的美。「我們學會 be a better listener (成為更好的傾聽者),接受它們是有生命的東西。」像是「自然的路徑」系列便是從桂竹輕盈靈巧,易於回彈的材質特性出發,不只將竹子製為能輕鬆配戴,並隨動作自然擺動的飾品;更在烤彎時與竹子本身的彈性「共同創作」,打造出難以複製的有機線條及自然獨有的韻律感。
先摸摸它、感受它的狀態,接下來才是設計的事。這是宛珊與韻如在創作過程中的體悟。另一方面,be a better listener 的精神也延伸到與消費者的互動,像是桂竹系列原先以胸針為主打,在客人建議下設計成耳環,不只戴起來輕巧舒適,耳環也比胸針更能滿足台灣人穿搭需求。另一款作品「綻放的音符」則是因為客人形容其造型曲線如音符一般,宛珊則覺得像是盛開的花蕊,因而得名。
從與有個性的材質溝通,到接受消費者回饋,這種擁抱多元聲音的態度,讓想像之外的靈感永遠能走進 A.M IDEAS 的創作裡頭,在她們以慢工手作精雕之後,將這份心意送到懂的人手上,成就更多人的質感生活。
外觀圓弧造型而取名 O O ,配戴時會隨著身體的擺盪旋轉律動,另有珍珠款可供喜歡華麗層次的人做選擇。
立體造型像是高音符號的曲線,也像是綻放的花蕊,加入俐落的金屬線條,將線性與非線性碰撞出現代美感。
靈感來自藤蔓的生長,展現自由、優雅與生命力。可以臉型訂做不同尺寸,可大器亦可小巧。
將竹片纏繞成細緻的圓圈,遠看像笑臉,會隨著配戴者的律動,時而輕盈搖曳、時而優雅旋轉,彷彿愜意地享受在音樂及舞蹈的節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