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st Updated on 2021-06-01
媽媽不厭其煩地碎碎唸著:你這是浪費時間,浪費生命!
若是別的小孩,也許已經大受打擊,而Alize 選擇盡情擁抱這一種「浪費」:為甚麼不?
Alize 是設計師,「認真做無聊事」的主理人。過去六年,每到農曆新年她便拋出一個生肖玩具,簡單,精巧,靈感顯然來自舊時玩意,重點是你得首先動手砌出來,然後才有遊戲可玩。
「我是個懶散的人,於是每年給自己死線,迫自己無論如何交一件作品出來,前提是細小的,得意的,容易製作的。」她強調:「都要好大決心啊!」
頭一年是猴子筆插,可愛實用;然後有風琴臘腸狗,利用風箱去模仿小狗吠叫,幾可亂真;還有尖叫鷄,回收手造紙和木材製作,雞啼之前,人已忍不住發笑。
其他作品包括飛天豬錢罌,投下硬幣,小豬為你拍翼鼓勵;也有回收地毯製作的回力鼠,以及今年的 Walk-A-Cow,借助前方懸垂的重力,推動牛的四肢左右搖擺往前走——這些都說不上驚人設計,但有讓人(尤其成年人)玩得非常盡興的能耐
除了動物系列,更受注目的是手工樂器,同樣運用回收物料製作,第一個要數到幾年前中秋:當時她受商店陳列的兒童版手風琴啟發,於是上網研究手風琴發聲原理,結果想到利用口琴和咭紙加以改裝,成為雛型。
當時方便和應節地拿月餅盒來做音箱,前所未有地帥氣,頗有香港設計的鬼才與生動,馬上引來網民留言查詢價格;更喜出望外是更多人問:可不可以開班教我做?
幾年下來,最初有點簡陋的手風琴,漸漸發展成後來更專業的木箱版,去年更因疫情打斷工作計劃,閒暇多了,硬起心腸完成一個埋在心頭多年的願望:以紅酒箱製作的三角琴。
相比手風琴,三角琴零件較多,工序更繁複,需要掌握一點木工技巧,但好處是不用辛苦地摺最嚇人的風箱,而且回收得來的紅酒箱,每個都印著不同年份和圖案,額外增加收藏意欲。
這些樂器一直隨著用家意見而改良;譬如有人留言反映25鍵琴的音色比較刺耳,後來的改良版就改用粗身鋁枝,令音色調低。
值得注意的是,由第一天起Alize已決定不會提供製成品,取而代之是 DIY kit set,你必須捲起衫袖自己砌,賺到的不是物件,是過程:「人會追求滿足感,看著風琴,沒多少人會覺得自己可以摺一個出來。」
而過程帶來關於消費的反省。「我也經歷過甚麼都想佔有的階段,結果有些東西買回家,連包裝也沒拆開,最後直接掉走。」
她相信,親手把零件製成物件,價值超過單純的購買,一顆種子已植入心裡。「你跟物件之間會有回憶,因為有過學習。」再推遠一點,日後有問題也可能會懂得自己維修。
強調減廢的 upcyling 設計,不應該停留於當初的新穎潮流,必須持續發展,由生活體驗層面,以至美學追求。
「回想八、九年前,upcyling 只會是回收膠樽來製成沙錘(樂器),幾乎全部都不漂亮。」本身修讀時裝設計的她,覺得無論如何,好看極為重要:「為甚麼upcyling只能是醜?」
無傷大雅的玩意,背後有更多社會意義。多年來跟不同單位合作,回收會展地氈、紙行丟出的廢紙、紅酒箱和各種木材等,並交由聖雅各福群會賽馬會升級再造中心的復康人士協助生產。
「我覺得社企的工友幫緊我,多過我幫緊社會。」Alize 這麼形容。
日本著名劇作家坂元裕二最近寫過,人生會有失敗,但沒有所謂失敗的人生。
由此類推,或者也沒有無聊的人生——無聊的極致,可以孕育出美麗,甚至有能力影響世界。
世界認定為「無聊」的事情,是否就不值得耗費時間,認真去做?
Alize 一直用設計去提出詰問。
認真做無聊事
2016年成立。利用都市裡的回收物料,設計師Alize Lam創作各種upcycling樂器及玩具,讓人在玩樂中思考消費行為給地球帶來的後果。而產品都需要購買者親自動手製作,把創造與建立的體驗視為設計的重要成份。
文字:陳傑
照片:陳傑、Alize
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簡介
陳傑。 記者,攝影師。 無論身處何地,一直觀察與記錄,關於建築,小店,空間以及人。 文字及照片散見於《號外》及 PMQ 元創方,同時經營古董設計選物空間「knowhere」,努力尋找生活的另一種可能。Instagram: youknow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