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st Updated on 2021-04-21
「青春在桃」,是一場運用創意在桃園掀起的溫柔實驗,2019 年由主辦單位桃園市桃力發展協進會發起,舉辦四場系列活動,凝聚桃園在地團隊 ThERE 音樂展演空間與桃滔藝文工作室,希望能帶給桃園更多元的藝文活動。
青春在桃第四場活動「青春在桃x創意」和 Pinkoi 合作,邀請到 Pinkoi DR 部門(設計師關係維護部)台灣區品牌顧問閻岱均(以下稱阿金)與站上設計館粗手工創辦人卓于庭。兩位在現場與觀眾分享,如何將創意與創業結合。
創業源自一個好的靈感
台灣沒有這樣的東西,難道我們沒辦法去成就這件事情嗎?
阿金以創辦人 Peter 為例,揭開當日分享的序幕。
創業往往從市場沒有的開始,接著去發現需求,找到未來的市場商機。Peter 創立 Pinkoi 的契機,是以前在矽谷工作時,很喜歡去逛週末市集,意外發現許多漂亮的設計品其實是來自台灣與亞洲等地,卻只能透過帶貨人少量的展示在市集上。Peter 發覺台灣設計絕對具備國際實力,因此他希望能打造一個平台,連接設計師和消費者,讓更多好的作品被看見。一個簡單的起心動念,Pinkoi 誕生了,八年後成為了走向國際的亞洲設計網站。
國際行銷在地深耕,打造品牌力
品牌不只是名字,是商家給予客人的承諾與期待。
阿金身為資深 DR,看過不少設計品牌從草創期到小有名氣的過程,她分享創立品牌的注意事項:
✔ 販售前,要鎖定目標客群、設計品牌Logo與周邊設計。
✔ 販售中,要優化商品資訊,讓商品資訊完整且易懂,並要研究競爭對象,從中修正自己的品牌。
✔ 販售後,需要重視消費者售後服務的處理,從顧客反饋中修正,在維持品牌一致性的同時,也要不斷優化。
她鼓勵有心創業的朋友,其實 「踏出第一步不難」,同時分享破除創業恐懼的六個處方籤:
恐懼一:我想做的別人已經做過了
看到有人做出類似商品時,別太快灰心喪志,你所需要做的事是在這些可能與自己的創作相似的品牌中,挖掘目標客群尚未被滿足的需求,並延伸成個人品牌在市場的需求與定位,降低失敗的風險。
恐懼二:跟別人分享我的作品太私密了
設計和個人創作的差異,便是多了商業模式,也就是「市場的考驗」。建議設計創業者可以從消費者的意見與反饋中,得到修正商品的機會,不要害怕將作品與別人分享,反而要讓原本是陌生人的消費者成為品牌的朋友,在消費者的需求和個人創作中找到平衡,這對未來創業會有不少的助益。
恐懼三:可能沒有人會買我的商品
訂價是創業非常重要的一環:「定價建議至少為成本的四倍,而成本必須包含個人工作時間、材料等。若價格被普遍反饋太高,則要檢討是否商品需要優化,或者包裝需要加強,調整到以消費者的角度能夠接受的程度。」
恐懼四:我沒有足夠的時間和金錢
創業是「啟發+契機+決心」的總和。阿金再次以 Peter 為例,Peter 創業前是工程師,有穩定的工作,但他選擇放棄穩定的生活。創業的契機是一種人生選擇,即使每天只有花十分鐘再創業上,未來某一刻都可能會是你的資產與籌碼。
恐懼五:我害怕失敗
想創業的人,不要困在小圈圈裡,否則一切都不會發生。不要害怕失敗,往好處想,有時候創業帶來的收獲往往成過預期,可以帶給個人更多的快樂與成就感。
恐懼六:害怕創業而來的未知數
創業也不一定要一下子就全心投入,可以從小做起,有成果後,再開始逐漸規模化,就不用怕回不了頭。創業可以分階段性,從每天的一點點的時間累積起來,衡量個人的能力,創業不一定是一場冒險。
延伸閱讀:
▶「用設計創業,真的能賺錢?(上)」創業前必讀!不可不知的設計創業模式。
▶ 「用設計創業,真的能賺錢?(下)」設計本科系 vs. 非本科系現身說法。
Pinkoi 為了「打造國際級設計品牌、創造良性循環的設計生態圖」,用心從各種管道打造品牌力,如在地化社群的經營、舉辦體驗課程、與其他產業合作。並且舉辦亞洲巡迴市集,讓腳步遍及全世界,也使台灣設計品牌站上國際舞台。
我們可以走得遠,跟擁有一群強力的設計師社群有很大的關聯。除了提供設計師經營品牌各方面的知識與協助,同時致力於建立台灣設計品牌之間的互動(例如:舉辦各地區設計師聚會),讓設計師在創業路上不再孤軍奮戰,從同業中獲得更多資源與幫助。
延伸閱讀:
▶ Pinkoi 台中設計師小聚活動實錄!
▶ Pinkoi 桃竹苗設計師小聚活動實錄!
▶ Pinkoi 設計師同學會活動實錄!
設計師親身分享:R.H. 粗手工的創業契機
R.H. 粗手工 是創辦人卓于庭第一個創業品牌,後與朋友在家鄉桃園創辦老屋餐廳丹宅。粗手工主要以 Pinkoi 作為線上販售管道,丹宅則是實體販售為主。擁有兩個創業經驗的她,活動中與大家分享兩種不同的創業的經驗:「的確創業都不是準備好才去做。」
粗手工的創作初期是源於要參加學校的市集活動,卓于庭想著要快速呈現出商品,因此開始創作能在市集販售的小東西,例如插畫、貼紙、明信片等。但隨著作品越來越成熟,開始反思這類商品在生活上使用的機會不多,決定開始做一些能在生活中運用的東西,例如衣服、護照套等。當時的她製衣並不熟悉,但憑著對創作的堅持與執著,從頭開始學起,找資料、逛布店、上相關課程,並找製衣的阿姨,一一請教與嘗試,不斷的修正,漸漸的布製品也成為粗手工的主要商品。卓于庭相信「只要夠努力,就能找到解決的方式」。
粗糙不是不好,反而代表一種手工的溫度,這是粗手工的品牌精神。
粗手工以捕捉手工的「溫度、細節、生活」三項元素作為創作發想。手工和機器不同地方在於,不會有一模一樣的東西,而粗糙及不規則,更是手工留下的「溫度」。
她的商品發想主要都是來自「生活」需要的東西,於是商品不再只是商品,更構成了一種生活。除外,粗手工的衣服特色是商標的設計,她特別重視商標的製作和衣服的每一處「細節」。「溫度、細節、生活」這三項元素落實在粗手工的每一項商品中。她希望每個買到粗手工商品的朋友,都能感受到手工製作的細膩,和創作者的用心。
一人工作室,在地支持與欣賞的重要
卓于庭選擇在桃園巷弄開設粗手工工作室,隔壁還有她的第二個創業品牌丹宅。她回想兩次創業初期,都受到家人和朋友不少的支持,這也是回家鄉創業才有的福利。因為是土生土長的地方,擁有很多資源。她也發現,開設實體工作室,也讓她意外與客人成為朋友,不時還會收到鄰居的鼓勵,更認識不少返鄉的在地人。卓于庭也非常感謝粗手工創業初期就加入 Pinkoi,讓粗手工可以依靠網路販售,成功打響知名度,更能有開設個人工作室的機會。
但是,粗手工目前沒有更新太多作品,因為卓于庭忙於丹宅的經營,餐廳尚在草創時期,因此目前投入較多心力與時間。不過,丹宅的空間設計,也同樣能看見粗手工的身影,她仍將粗手工的創作概念「溫度、細節、生活」融入在丹宅中。
卓于庭也認為創業會有不少驚奇,更能讓她持續做自己熱愛的事,就像她熱愛的市集,她也沒有放棄,連續兩年在丹宅外舉辦微型市集。也因為有丹宅和粗手工,讓桃園有新的藝文據點,默默能凝聚在地人才,丹宅曾舉辦設計師小聚、文學講座等,持續發揮在地影響力。未來卓于庭,希望她的兩個創業品牌,能為桃園這片文化沙漠注入活力,讓更多在地青年因為丹宅而相聚,能串起更多人的力量。
本文內容出自桃滔藝文工作室,同意 Pinkoi 編寫內容與修訂標題。
作者:林子涵
攝影:蔡祖芸
責任編輯:K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