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st Updated on 2020-07-30
六歲那一年,在海邊離奇與家人失散的經驗,於影像創作者王湘靈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並在後續的生活中持續引發莊子夢蝶的感觸,並以創作探觸存在的命題。
一張張閃過的幻燈片,瞬時即過,在畫面銜接的空檔之間,暗黑的牆面上什麼也沒有;另一側的布幕中,則放映著在暗夜中熊熊燃燒的火堆影片,高高架起的竹架子在那樣的激烈中,於天際剛泛白的時刻化為灰燼。
攝影/teikoukei © Shopping Design
攝影/teikoukei © Shopping Design
曾在 2015 年拿下台北美術獎首獎的王湘靈,再於台北市美術館舉行個展《快要降落的時候》,展場一隅,存有與消逝的強烈對比,不免讓人對自己身處的現實產生質疑,也許物質短暫的存有形式,比起恆常的空無,更近似幻覺?
圖片提供/王湘靈
▲「快要降落的時候 王湘靈個展」(展期:2020/3/7-5/24 )王湘靈,《多重破碎》,2019。無酸紙輸出。
更自由,更照見自己的內心
從音樂領域跨足影像創作的她,從小修習長笛。直至國外求學時期,逐漸受影像藝術吸引的她,直覺那就是她該走的路,因而在紐約念完音樂研究所之後,不顧家裡反對選讀了攝影。卸下了傳統的包袱,也無須處理面對群眾的侷促不安,隱身在影像作品之後的她,反倒有了更自由的聲音,她說:「古典音樂訓練是比較嚴格的,著重演奏、音色、技巧音樂性,演奏者必須根據作曲家的年代,或是譜上的指示完整表現出來,雖然我也喜歡拘謹裡的自由,但影像的自由度更高,有比較多的時間可以向外探索。」
探索面向世界,似無邊境,實則帶領她更面對自己的內心,過去斷線或未解的一些生命片段,藉著創作過程漸得梳理。讓她獲得 2015 年台北美術獎的首獎作品《質變》,便是她審視過去容易感到膽怯不安的自己,所留下的影像紀錄。氣氛抑鬱的黑白景物照,呈現的其實是她內心的風景。而這一次在美術館的個展,她又掘得更深,創作根源回溯至六歲那年,在一個海邊,一場無法解釋的走失意外。當時的驚慌,至今仍在她心中留下印記,由此蘊生的作品,探問的則是關於現代社會和經驗記憶的更大議題。
攝影/teikoukei © Shopping Design
攝影/teikoukei © Shopping Design
▲ 六歲那一年,在海邊離奇與家人失散的經驗,於影像創作者王湘靈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並在後續的生活中持續引發莊子夢蝶的感觸。究竟,我們是以何種形態存在?在科技讓一切都漸能虛擬,要在現實中降落,擁有一份接地的踏實感,是否越來越奢侈?
人生的九又四分之三月台
「我跟父母去海邊,他們坐在我身後的長凳看著我堆沙,那時候年紀很小,到了一個從來沒有去過的地方,又是這麼一個寬廣的地方,我一直確保他們在我身後、我是安全的,沒想到當我專注地玩了十五、二十分鐘後,我再次轉身發現他們都不見了。」事隔多年,當她說起這段往事語氣平靜,聽者仍能感受到小女孩當時的震驚,「整排的長凳都不見了,全部都消失了,海邊的景色是很抽象的,每個角落看起來都很像,不知道要怎麼找到爸媽,不知道可以走到哪裡去,後來花了很長的時間才找到他們,聽他們說也在找我,但我並沒有移動,不知道當時發生了什麼事。」
攝影/teikoukei © Shopping Design
過去的存在,憑藉的是記憶,但記憶有多少真實性?遺漏的片段,是不是就是能為生命解謎的關鍵?這段走失的經驗,一直是她的懸念,而現代社會的生活方式,再度強化了她對經驗和記憶的質疑,「『降落』既不是在空中,也不是地面,是在一個不明確的地方。我們以前去一個地方,都要透過交通工具,現在用 Google 街景服務或虛擬實境就可以看到;我們每天都要瀏覽大量資訊,但隔著螢幕,我們就像進入幻覺狀態,我們現在在這裡,卻又不在這裡,也不在螢幕呈現的地方。 真實和虛擬參雜介入我們的生活,讓我更質疑記憶的真實性,整個世界,會不會只是一個虛空? 」
攝影/teikoukei © Shopping Design
▲ 竹架於海邊燃燒殆盡的影片,呈現物質在時空中激烈消逝的過程。
一切源自於光
為了表現時空錯序、令人不知身在何處的視覺感,她在展場中放了大量的風景照片,經過刻意「去地方性」、避除可辨認細節的方式,讓觀者產生似是熟悉又言說不上的感受。而在展場一角所放映的燃燒三角形竹架影片,則特地前往海灘錄製,意欲借引童年那場無以名狀的經驗,「三角形是一個符號,代表難以解釋的現象,剛開始燃燒時畫面只看得到本體,燃燒的過程中三角形內部逐漸形成一個空間,那是我所指涉的另一個空間,隨著時間推移,後面的背景(現實)會逐漸取代前景(虛幻)。」在海濤來去以及物質燃燒的過程中,從每個分秒帶走的現下狀態,更讓人深感存有與無形的強烈對比。
攝影/teikoukei © Shopping Design
▲ 生活中似曾相識的場景,勾起觀者心中隱隱浮動的回憶。
攝影/teikoukei © Shopping Design
▲ 在展場一角所放映的燃燒三角形竹架影片,則特地前往海灘錄製,意欲借引童年那場無以名狀的經驗。
走入隔壁展間,強烈的鼓聲則引發更直覺的內在情緒,這一室黑暗中所出現幾處光格,以及場中央一處只見全白畫面的投影幕,對應的其實就是隔壁空間投影片播放的位置,她說:「我把影像全部都抹除了,只剩下光,因為光也是影像的起源,對我來說,那更像是回到事物的本質。在這個影像大量充斥的時代,我把那些東西拿掉,你還看到什麼?這當中可以有不同的解讀,而看到了什麼,就取決於進去的人。」
攝影/teikoukei © Shopping Design
▲ 一室黑暗中,回到光,回到事物的本質。
王湘靈問答時間
Q1.讓妳對影像產生興趣的契機?
當時攝影在台灣並不是這麼熱門,因為看了溫德斯(Ernst Wilhelm Wenders)的公路電影,讓我對公路攝影逐漸產生興趣。
Q2.妳的攝影是否受到某個流派或大師的影像?
我還蠻喜歡 Alec Soth,他拍了蠻多肖像。如果被攝者是陌生人的話,困難度是很高的,但他的畫面裡有很多敏銳的東西,被攝者和拍攝者之間是沒有距離的。我很少拍肖像,但他的攝影書給我很多啟發,他的攝影書已超出攝影之外,比較像文學作品,裡面有很多細節。
Q3.妳的音樂和影像創作是否有所連結?
我覺得兩者是相通的,用的媒材不一樣而已。就像德布西是印象樂派,這個樂派受到很多繪畫的影響,音樂中有很多的顏色。
Q4.妳覺得影像和音樂,何者對一個人的衝擊哪一個更強烈?
看電影的時候主要是以影像為主,但好的配樂會將電影的層次和張力帶到極致。
Q5.生活中所拍攝的照片和你的影像創作關係為何?
平常很少拍照,如果拍照,多是為了創作。我發現手機裡累積幾千張的圖,但其實不會去看,後來就較少記錄那些東西,比較傾向專注感受當下。
Q6.現在對大海有什麼感覺?
這次去海邊拍攝,從天黑拍攝到天亮,當時看過去一片黑暗,只聽得見漲潮的海浪聲,那一霎那覺得,人和自然的連結是很深的。
攝影/teikoukei © Shopping Design
▲ 交疊的照片影像,呈現既非此處亦非彼端的存在情境。
攝影/teikoukei © Shopping Design
▲ 在光影之中,王湘靈看見虛實之間的可能性。
攝影/teikoukei © Shopping Design
本文選自《Shopping Design》2020/ISSUE02「Drift 夏日漂浪計畫」,走遍大小島嶼,採集海與人的故事、與海共生的風格生活,重新定義我們與海的距離⋯⋯更多內容請點此試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