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st Updated on 2019-09-06
「茶餐廳就像是一個『聯合國』 ,比起在西餐廳只能吃西餐,中菜館只能點中菜,在茶記你會找到炒粉麵、鐵板、焗飯、咖喱甚至拉麵,很難在香港找到比茶餐廳更多元化的地方。就像香港的社會縮影,聚集著不同膚色裔籍的香港人,我城從來都是這麼中西合壁的一個地方。茶記本身就是一種港式生活,大部分人在日常生活一定會將它視為一個用餐選擇,每當人在異地思鄉時也總會想到茶餐廳。」
不論是年輕人還是老人家,情侶還是好兄弟好姊妹,OL 或是地盤工人,只要是香港人都一定對茶餐廳有種情意結。這種感覺很神奇,談不上特別的喜愛,卻總是讓你好自在愜意,一個人吃也不孤單,兩個人吃也不寒酸,一家人吃會大快朵頤。最能代表到茶餐廳的莫過於一杯絲滑香濃的奶茶,不是現在人人搶著喝的珍珠奶茶,而是地道港產的絲襪奶茶,小小的奶茶,引伸著一個重要的香港文化,幸好有一對 80 後的兄弟創立了「奶茶通俗學」的平台。
茶餐廳的茶,說的就是奶茶,茶香奶滑,是會上癮的~
這對 80 後孖生兄弟分別是哥哥 Haze 和弟弟 Long,兩人本是在自家動畫公司工作,因為本身是奶茶迷,一天不喝就不舒服,有天就想到用奶茶為主題的研究計劃,延伸至介紹茶餐廳文化,早前更推出了《奶茶通俗學》的漫畫集,透過輕鬆幽默的 4 格和 6 格漫畫形式,分享茶餐廳文化的趣事和背後的種種。
但文化和歷史並不能夠胡扯,所以兩兄弟就展開了「落區」的茶餐廳尋覓之旅──「與前輩們、茶記老闆、水吧師傅和伙計們聊天,討論茶記文化的歷史,探聽著不同的人情故事,看看社區的變化,這些都是我們歎茶時最喜歡做的紀錄。每次都先到小社區走走,才到附近茶餐廳品嚐,逛著逛著會看到街道特有的生命力,不同區散發著不同的『味道』。例如深水埗與油尖旺、灣仔跟中西區的茶餐廳總有不同的感覺,茶餐廳、社區和食客的關係,就形成那間店的氣氛和魅力。最後將內容化成圖文或漫畫發表,與讀者們分享交流。」
心目中的一杯好奶茶?
「味道是很個人,對我來說我會喜歡微濃但平衡的奶茶,弟弟則會喜歡茶味較濃的味道。味蕾又不能分享,比起由我們推介哪裡的奶茶最好味,我更喜歡聽大家說出他們喜愛的奶茶。我們是『偽 Food Blogger』,因為在《奶茶通俗學》的評分與其他 Food Blogger 的評分不同,我們想做到分數其實無甚意義,這只是像樂譜裡的高低音,最後還得靠大家去親身試,尋找一杯有故事的奶茶,真正適合你的 Your cup of Tea~」
茶餐廳 vs 香港設計
「現在多了不少人開始重新愛上本土文化,這是香港的轉型時代,但香港人用香港主題作設計總會被標籤懷舊、玩味或惡搞。其實設計師的能力就是可以重新確立香港文化,並將它定位或再次包裝,其實最怕老土,以前說到本地設計就一定是懷舊「紅白藍」或「I Love Hong Kong」。例如有很多新開的店以懷舊冰室主題設計作招徠,我們會覺得這是虛假的情懷,是在消費集體回憶,明明香港現存還有很多充滿歷史的茶餐龐,為甚麼大家不去支持它們呢?直到要光榮結業,大家又一窩蜂去排隊去可惜。香港的美感和浪漫從來都在我們身邊,就差在你有沒有心去珍惜!」
為了將真正的香港文化帶給香港人以及外國人,奶茶通俗學與 Pinkoi 合作,為它們期間限定的 Pinkoi Pop-up Store: 香港 100 選設計主視覺,以流動綠色鐵皮檔為主題,將它化身流動迷你市集,希望從中展示他們這代人眼中的香港。「因為這種張開營業、收起移動的方法,正正有非常地道的香港味,展現到香港人打不死的靈活變通。而且,香港不再只像外國人所認知的只有王家衛電影,其實現在的香港是《逆流大叔》,獅子山的確還在,但獅子山精神已是舊的想法了。」
「『香港魂』是一種無懼不停轉變的態度,無論是大時代的潮流改變抑或社會環境的轉型,因為靈魂總會找到適合自己的生存之道。到了我們這一代人要的就是一種風骨,堅持自己的價值觀和審美觀,努力保留重要的人情事物並保持香港的真我,用認真的態度觀察和思考,實在地感受生活,愛就要說出口,而不只是冷漠地活著。」
文字:Bonita;修編:Al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