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山人心中都有一個上山的理由,對詹喬愉來說,從高中接觸登山、大學登山社、高山嚮導、攀岩教練、山搜義消小隊長,一路到 2019 年登上珠穆朗瑪峰(聖母峰),那個理由如果認真追溯起來,答案差不多就是一輩子。她在不同階段以學習各樣戶外技能為樂,最後匯集成一座沒有終點的山,就像她在杯子上用毛筆寫著:「笑置圭臬於倜儻,遨遊此生放徜徉」,她這樣形容自己,也喜歡著這樣子的自己。
本文授權自《Shopping Design》雜誌2020/ISSUE03「Wild 山形人.野行者」
|登山體驗推薦>>>TOP 10 台灣入門登山體驗
▲攝影 / Jimmy Yang ©Shopping Design
在詹喬愉的集訓與激勵下,與她同登聖母峰的曾文毅曾經說,「不知道山有什麼魅力讓我們進逼死亡線,登山是個與死亡面對面的活動,所以攀登者往往活得很有個性。」
▲上山背包裡一定會有的食物是各種口味的軟糖,各式沖泡奶粉以及能量棒與能量膠。杯子上寫著詹喬愉的座右銘:笑置圭臬於倜儻,遨遊此生放徜徉。攝影 / Jimmy Yang ©Shopping Design
看著眼前的詹喬愉,甜美鄰家女孩的印象之外,你會完全忘了她是用身體的極限在實踐夢想的人,那伴隨著行過生死邊緣之境地,在白雪覆蓋的山頭旁直升機吊掛著去年的隊友、登頂的過程中路過長眠於山上的攀登者……,8,000 米以上的高山,對任何人來說絕對都是冒險犯難,而具備 EQ、知識,耐力體能以及天生能應付高山症的體質,詹喬愉說她自己並不是膽大無畏的攀登者,而只是瞻前顧後,小心翼翼地踏出每一步,十分清楚自己能做到什麼程度,對自己的狀態隨時精準掌握,並自帶追逐世界高山的執著而已,而這個計畫早在 2015 年就已經下好離手。
*延伸閱讀:【大山北月】我在這個時候上山,跟著小農生活
▲前往世界之巔聖母峰(珠穆朗瑪峰)也有熊熊同行。攝影 / 詹喬愉
喜馬拉雅山聖母峰,這座 8,848 公尺的世界海拔最高峰,卻不是她的終點。「台灣很多人並不知道全世界總共有 14 座海拔超過 8,000 米的山」,依照詹喬愉的說法,聖母峰並不是其中難度最高的,「七大洲都各有最高峰,合稱為七頂峰,所謂的『探險家大滿貫』,就是攀登七頂峰加上南北極。」這聽起來比較像是身為人類以最狂野的想像畫出來的夢想藍圖。
* 延伸閱讀:阿里山最美森林鐵道秘境,特富野古道交通、地圖、住宿全攻略
▲在高地營煮珍珠奶茶。攝影 / 詹喬愉
「當時會開始去海外攀登,雖然並沒有預設我要爬到多高,但就已經打算這樣一路爬下去了,什麼類型的山我都想去。」然而 2015 年,在中亞吉爾吉斯,阿拉阿恰(Ala Archa)這座國家公園裡的山卻把詹喬愉逼到生死關頭,她一個人墜落冰河滯留整整 26 小時;兩年後,墜落事件卻成就了她的 8,000 米高山計畫。
*延伸閱讀:【南投露營】竹山秘境「山思雲想」免裝備露營,一泊五食、職人手作體驗
墜落冰河也許是珍貴的緣分
在冰河墜落事件後,身體需要漫長時間的恢復,身心狀況都在低谷徘徊,但這似乎沒有讓詹喬愉想要放棄,或削弱那個當初帶著玩心的決定、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好強和對高山的執著,「心裡最難過的是,已經計畫好的 8,000 計畫突然被中斷,但事後再回頭看,真的是塞翁失馬。」
▲2017 年在中國雲南白馬雪山未登峰。攝影 / 林才喜
其實早在 2014 年的奇萊山難中,她因為出動搜救,並把比自己還重的山友背下山而登上媒體,但英雄形象並沒有改變原本的生活太多,反而是當自己成為山難者、墜落冰河被救之後,大起大落的戲劇性彷彿電影情節,為她爭取到了許多贊助,「不諱言的說,發生那件大家一輩子都不想要發生的事情,很慘痛,但發生後人還能活著,相較於一直平順的生活,也許更具啟發性,更能讓大家看到我這個人。」
2017 年開始,她出發去洛子峰(世界第四高峰)、馬納斯魯峰(世界第八高峰)、馬卡魯峰(世界第五高峰)、聖母峰,一一登頂,「有時候我會覺得這種命運的安排,就好像順序就被安排好了。」最初的計畫沒有被災難打斷,反而絕地大反攻般,越爬越高。
▲攀登世界第五高峰馬卡魯峰(第二營前往第三營途中)攝影 / Lakpa Sherpa
向山學習人生,把知識擺第一
詹喬愉在眼前坐著,完全收斂了冒險犯難的登山家氣息,甚至還有一點豪氣或頑皮,聊到新書《攀向沒有頂點的山》,她形容裡面談論的除了山,講的更是人生。她說「沒有頂點的山」,其實是因為永遠不希望人生走到頂點,「因為接下來就是下坡路了,我也希望可以永遠都有新的目標,朝著它去努力,人生永遠能有追尋不完的事情。」
向山學習,不只是學習有關山的一切,也是學人生—— 自負,自傲,賭氣,以及可能因為情緒影響而沒有做到專業的判斷等,在登山過程中,不管是嚮導、領隊或者隊員中的哪一種角色,都可能有機會反映出真實的人生、人性、盲點和脆弱。
▲往馬卡魯高營地的路上可見未融化的冰河冰塔。攝影 / Lakpa Sherpa
登山三寶:知識、裝備、體力
聊起近年台灣登山熱,詹喬愉明朗地說,「山是一個屬於大家的公共場域,我們都沒有理由和資格去干涉別人想要用什麼方式,什麼心態去登山,最重要的是注意安全,做好準備,保護山上的環境,保護自己。」
理性要能凌駕感性,在於攻頂的執念有時得輕輕放下,在具備知識的情況下,登山才能安全無虞,「知識讓你有能力掌控行程,決定什麼時候該設停損點,才能判斷因應什麼行程,該帶什麼裝備。對山的知識、對自己的認識,是一切的源頭,自己能做到什麼程度,發生什麼事情,有沒有相對應的能力去應變。」
「裝備」跟「體力」是相對論,詹喬愉說,「有些人的裝備是拖鞋,我也沒意見,因為裝備是外來的保護,依照自己的體能而定,也有人說,沒有體能在山上會危險,這沒有錯,但就算沒有體能,也可以依體能做自己可以做到的事,體力不足,腳程延誤,你必須以知識判斷該撤的時機點,或者把天數拉長,改變路線,或用不同方式登山,例如請協作等,這些都是可調控的。」
*延伸閱讀:【露營推薦】2020 最新!全台 20 間免裝備露營推薦,豪華蒙古包、星空玻璃屋都在這
永遠著迷 「學習登山」這件事
從小學梅花拳,跆拳道練到黑帶,以體保生資格進入高中接觸登山,大學登山社,現在也玩攀岩,也接觸 SUP、潛水等,「我當時都當作是在玩!」知道自己個性做不到日復一日地重複練習與要求,一輩子只磨練一種運動,「所有的動力、累積,基本上都是有朋友一起,好玩,我後來會開始登山也是一定的道理。」
跟現在大多數的登山者不同之處,是當年登山社團如同科班出身般有系統、紮實的基礎訓練,「可能是我什麼都想學吧。」不喜歡一成不變,在不同階段把時間投入在不同領域,研究也花時間練習不同型態的技術,從看地圖、繩結、攀爬、溯溪等許多有關「登山」的各種綜合層面,「山中的一切,只要你有興趣,都是很深的學問。」
▲攝影 / Jimmy Yang ©Shopping Design
回歸初心:在山裡最快樂
詹喬愉說朋友看到她形容自己的那兩句對聯後,下了一個橫批:「就是要玩。」
在山裡,意外是常態,行程變更、天氣不符合期待,但她反而都看成樂趣,遇到事情,面對它、解決它、改變它,「我覺得這也是登山本身的樂趣之一,和隊友協力開路、合作破關的成就感,都是路程中意外發現的風景。」那應該就是一次又一次上山的理由。
謙稱覺得自己在任何方面都不算是頂尖, 也沒有任何一個項目是值得拿來炫耀的,「聖母峰,就是對去做這件事情比較執著,沒有放棄罷了。」 笑說達到登山界數一數二的程度,自己還差得很遠!
人稱台灣登山界女神,問她怎麼定義自己?詹喬愉又一貫率性幽默答說,「我就是山友啊!」 執著向前,把生命活得大無限的山友。
本文選自《Shopping Design》2020/ISSUE03「Wild 山形人.野行者」,走進山的國度,找自己的高度⋯⋯,更多內容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