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德華八世為了他的摯愛沃利斯辛普森,向 VAN CLEEF & ARPELS 訂製了一款紅寶石與鑽石交接在一起的項鍊,並刻上的們愛的密語:「My Wallis from her David」
紅寶石單顆包鑲純 14K 金細戒(點上圖可訂製)
紅寶石的英文是 Ruby,從拉丁文「Ruber」而來,意思就是紅色。紅寶石被尊稱為「寶石之王」,有著生命來源、熱情似火與美好愛情的意義,另外還象徵了永恆與堅貞。紅寶石顏色相當豔紅,曾讓印度人以為是一種永不熄滅的火。由於天然紅寶石非常少見,且價格也相當昂貴,所以現今工業用多半為人造紅寶石。繼上次了解藍寶石後,這次就要帶大家認識紅寶石,它的產地在哪裡?哪個紅寶石的種類被譽為最美的呢?
紅寶石的特徵與產地
紅寶石(Ruby)的致色元素來自鉻(Cr),鉻含量越高就越紅。鉻也是引起紅色螢光的重要元素,能夠使得紅色更為鮮豔 — 螢光是某些寶石在紫外線、X光或鐳射等照射下暫時發出的可見光。
紅寶石的主要產地有緬甸、泰國、柬埔寨、斯里蘭卡、越南、澳大利亞、肯亞、坦尚尼亞、莫三比克等。當前市場上常見的紅寶石主要來自三種類型的礦床:經典的大理岩型紅寶石礦區,如緬甸的莫谷;蘊藏於玄武岩的紅寶石礦區,如泰國與柬埔寨的邊界地區;以及母岩為角閃岩的新興紅寶石礦區,如莫三比克。
各個礦區的紅寶石形成於不同的地質環境,因而擁有獨特的產地特徵,這也成為判斷紅寶石的產地依據。
有些紅寶石產生於原岩轉變而成的變質岩中,如閃石、大理石,其中大理石是由石灰岩因熱量和壓力作用所形成的變質岩。有些紅寶石是被火成岩轉移到地表,如由熔岩冷卻固化所形成的玄武岩。
來自緬甸、喜馬拉雅山以及越南北部最知名的紅寶石,通常發現於大理石中,這類型紅寶石礦床不規則地分佈於大理石層內,含有大量的鉻,幾乎不含鐵,且往往具有非常強的紅色螢光,因此呈現鮮豔的紅色,一直以來最受人們青睞。蘊含於玄武岩中的紅寶石則含有較高的鐵元素,而較高的鐵含量會掩蓋紅色螢光,因此這類型紅寶石的顏色顯得較為黯淡。
最美的紅寶石顏色—鴿血紅
被譽為最美的頂級「鴿血紅」(pigeon-blood red)紅寶石,來自於緬甸的莫谷地區(Mogok)。莫谷擁有大量的風化大理石,自十五世紀以來就是重要的寶石產地。
優質的莫谷紅寶石帶有強烈的紅色螢光反應,且內含豐富的色散強的金紅石包裹體,入射光線在髮絲狀或針狀的金紅石之間折射,最後射散至寶石表面,造就此區域紅寶石呈現濃烈明亮的鮮紅色。世界各大寶石鑑定機構各自有對於「鴿血紅」的評等機制,主要根據紅寶石的鉻含量,以及色相、飽和度、透明度等指數,以極為嚴格的標準比對訂定。
瑞士三大寶石實驗室之一,GRS 實驗室(GemResearch Swisslab AG),將色澤濃度屬「艷紅」等級(Vivid Red)的紅寶石稱作「GRS 型鴿血紅」,其紅色鮮艷、飽和度高、折射色少(例如不會偏褐或橘色),在紫外光線下呈現中至強度的螢光反應。
瑞士 Gübelin 寶石鑑定所(Gübelin Gem Lab)的先驅,寶石權威 Eduard Josef Gübelin 博士,形容所謂的「鴿血紅」紅寶石必須為純紅帶一點點紫色調的色相,具高透明度,沒有肉眼可見的不透明或深色內含物,僅允許極微小的裂縫,色彩均勻柔和且明暗適中,宛如烈焰悶燃般的顏色,是一種高飽和度的胭脂紅,僅有極少數的紅寶石符合以上標準。
經過幾世紀以來的挖掘,莫谷面臨礦產枯竭、礦場關閉的窘境,產量急遽減少。1990 年代,位於莫谷東南方向約 200 公里的孟蘇(Mong Hsu)發現大量礦床,成為緬甸另一個重要的紅寶產地。莫谷和孟蘇礦場的紅寶石皆蘊藏在大理石中,不過如今,產自這些礦區的紅寶石通常經過熱處理以改善其顏色。
莫三比克紅寶石
在新興開發的紅寶石產地中,近來最受矚目的便是莫三比克紅寶石。
莫三比克於 16 世紀殖民時期發現紅寶石,但直到殖民結束(1505-1975),此地礦區並未進行真正的商業開採。
2008 至 2009 年,尼亞薩省(Província de Niassa)和德爾加多角省(Província de Cabo Delgado)相繼發現全新的紅寶石礦床,無疑為日益枯竭的紅寶石礦產注入活水,寶石業才開始關注這些位於非洲大陸的新興礦區。
2011 年,莫三比克國有企業 Mwiriti 與英國跨國公司 Gemfields(紅寶石、祖母綠、紫水晶供應商)建立合作關係,此地的礦業自此邁入新紀元。如今,德爾加多角省的蒙特普埃茲礦區(Montepuez)已然成為紅寶石的重要產地之一,出產媲美緬甸紅寶的優質紅寶石。自 2012 年起,GRS 實驗室開始給予具備優異條件的莫三比克紅寶石「鴿血紅」評價,也因此莫三比克紅寶成為收藏家另一項新選擇。
同場加映:藍寶石及紅寶石的優化處理
– 熱處理
市面上大多數的藍寶石及紅寶石都經過熱處理(Heat Treatment),利用高溫激發出寶石本身內含的致色元素,以此改善寶石的色彩和凈度、消除內部包體、或加強表面的星光效應等,俗稱「一度燒」。這種加熱技術於幾世紀前便出現,其結果穩定持久,因而獲得寶石業的普遍接受,一般仍被認定為天然寶石範疇,但在鑑定書上須揭示,且並非指經過熱處理的寶石價位可以比照沒有經過任何處理的寶石。
– 擴散處理
單純的熱處理在國際上廣為接受,另外還有加色、人工填補等注入添加物的處理方式,這些則不被界定為天然寶石範圍。擴散處理(Diffusion Treatment)俗稱「二度燒」,簡單來說就是高溫加色處理,大致的過程為將剛玉塗上內含致色元素的化學原料,置於高溫加熱裝置下,讓色素慢慢滲入剛玉表層。
– 裂隙充填
裂隙充填(Fracture Filling)是指將充填物注入到延伸至表面的裂縫中,使裂縫變得不那麼明顯,進而改善寶石外觀,常見填充物包括玻璃、樹脂、油料等,在某些情況下還會使用有色填料。
天生麗質沒有經過任何處理的無燒紅藍寶相當稀有、價格不斐,是收藏家眼中的極品。採購高價位的寶石之前,最重要的是釐清事實,最好有鑑定證書輔助,並根據個人的需求和預算來選擇。
原來珍貴的紅寶石背後都有它迷人的原因,是不是更期待下一集祖母綠的介紹了呢?
撰文:設計館 – Joyce Wu Handmade Jewelry
編輯:Allinna
更多與寶石有關的事
►【寶石教室】認識三大彩色寶石之藍寶石篇:象徵永恆、誠實與和平
►【寶石教室】認識三大彩色寶石之祖母綠:象徵忠實、美好與健康
►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水晶與幸運石?
►銅飾品保養方法:黃銅飾品戴久了黑掉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