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过开一间书店吗?
不论怎么样的空间,它都融入了店主个人的灵魂,透过选书、空间展布吸引频率相近的读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更紧密,魅力在于更具有信赖感和人情味。
独立书店通常更是如此。
它是作家的好朋友,一起为推广阅读和多元文化价值的目标而努力。透过实体店面带给人们的触觉、听觉甚至嗅觉的体验,更提供了一个空间,对脚下踏着的土地周边文化以及风景有着良好的贡献以及影响。
本期 P 编探店精选了 3 间台湾的独立书店,一起来探索它们各自的样貌!
Lucy Martin Art Bookshop
Lucy Martin 出生在台北民生社区,是一间结合出版物、艺术、服装的时髦独立书店。
主理人 Will 以品牌概念的角度规划书店,先是像导演般塑造了一个叫 Lucy Martin 的角色,她的个性无法预测,拥有多样风格。空间融以木板、金属、混泥土、搭配不重复的 vintage 家具,呈现出一种未完成却进行式的装潢设计。鲜明亮眼的招牌利用不同字体、不同颜色的灯源, Lucy Martin 突出却不刺眼的多元性在此刻展露无遗。
有别于大部份的书店陈列,Lucy Martin 随性却精致。
没有排排站的书本和层层书墙,只有一本本平展的书籍,被安好地置放在桌面及层板上。
这是 Lucy Martin 的特色,Will 解释道:「其实实际的原因是,艺术书籍具有一定份量,若直立摆设可能会压损书籍边缘;另一个理由则是,我希望走进 Lucy Martin 的客人感受到放松及舒适,在这里没有密密麻麻的刊物,只有我精挑细选过后才呈现在此的书籍。」
「只有真心喜欢书的人才会开书店,我只是不怕,怕就没意思了,有信心我才做,我想在台湾开一间就像你在国外造访那样等级的书店,让大家来这里找灵感,找到自己的兴趣。」
接下来,Will也将陆续邀请国外的艺术家来店里办展览、讲座,将空间发挥到最大可能,毕竟Lucy Martin本来就是个不可被定义的女生。
moom bookshop
洁净的全白墙面和挂在一旁的小小招牌,简约明亮的空间只有整齐陈列。moom bookshop 是一间专门贩售摄影集的书店,悄悄座落于台北东区的巷弄内。
其实在 2018 年开立实体店面之前,moom 早已是互联网上十分知名的摄影书专卖店。
moom bookshop 过往以网路经营为主,但因为书籍仍有实体选购的需求,加上秉持着“与其让书籍躺在仓库内,不如让更多人看见的想法”,于是花一年时间筹备,终于在 2018 年开了实体店。
以提供一个舒适阅读的场域为概念,宽敞而简约的空间主要由三大柜书架及展览空间构成。店内主要贩售涵盖日本到欧美全球各地的进口摄影集。在这里可以看到不同于大型连锁书店的各式主题与风格,也有少数台湾摄影集,及《The American》、《Uncommon Places》等经典书目。
除了经典的热门书籍,其实有超过8成的书目销售惨淡。
尽管如此,老板仍秉持着“期望能够将更多元广泛的藏书提供给大众”的理念,持续引进各类摄影集。在 moom bookshop 的网站及粉丝专页上,都能定时看到介绍店内不同摄影集的文章。浅显的文字,搭配封面及内页的图片所撰写的详细介绍。
除了能让来到这里的人认识更多作品,更让人看到moom bookshop对摄影集的用心。
书粥
台湾最远的地方-台东长滨乡,本该是人烟稀少的地区,却有着一间随时都有人来去的书店。
主理人高耀威把“书粥”当作实验场域,开放线上报名成为书粥的店长。除了每个月 10 天主理人的亲自留守,其余时间都由来自各地自动报名的店长轮流接手。每一任店长至少以 7 天为单位。
毕竟长滨这么偏远,又要请 7 天假,这就不是说着玩了,要下一点决心,有可能今年的特休就一次用完了。
开店时间没有硬性规定,自已想要休息,晚点开,或早点走,甚至今天很想要出去玩,在门口贴张字条就行了。
曾经有从嘉义远道而来的客人,因为没办法等店长三小时而联络上高耀威,「虽然我们不认识,但既然你都特别来了,我应该可以相信你吧!」他告诉客人钥匙放哪,让他自己开门进来。客人挑好书,留下书钱和一张纸条,「谢谢你对我的信任。」
书粥所创造的价值除了位置特殊、体验独到外,更重要的是店的开放性。让这个空间成为公众都能够参与的项目。
来顾店的不只是高耀威的朋友,也有完全不认识的人,每个人带着不同的人生经验,和这个社区产生交流互动,当中各自得到不同的答案。不只是书店,邻居也加入这场游戏,大家开始会期待门口的那块黑版上面会写着哪一个将要来顾店的店长名字。
因为偏远,因为独立。这里很适合思考和提问,找到与自己的对话。
因此这里并不是答案,而是找答案的过程,甚至最后要问自己什么问题,也还在居中体会、自我怀疑和检讨,这些都需要透过行动来验证。
你找到让自己流连忘返的空间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