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一篇:「用設計創業,真的能賺錢?(上)」創業前必讀!不可不知的設計創業模式。帶大家掌握了大方向,接下來我們要從兩個實際案例去深入探討。透過本科系與非本科系的創辦人經驗分享,大家可以趁機檢視一下自身,發覺自己的盲點所在,更清楚自己的下一步。
▲左起為來賓 HMM 共同創辦人 Nigel、匠子設計 品牌總監 李東陽。
☞ 工業設計系:HMM 經驗談
Source:HMM
HMM 原是廣告設計公司的業餘計畫, 2014 年正式獨立,希望能設計出讓人一直想用的產品,因此除了以人性化的思考、純熟的工藝技術成就實用、耐用,在材質選擇與設計方法上也打造更為理想的「人-器互動」。發展至今,已獲多個國際媒體報導,在海內外市場銷售屢獲佳績。
HMM 創業分享
1. 完美根本不存在
「經得起市場考驗的概念,可以量產與獲利的設計,才是真正的寶貝。」Nigel 對於設計創業,語重心長地說。設計師容易以「保護理念」為由,關起來自己做設計,缺乏與市場連接而導致失敗。
設計本科出身的人,有時也免不了完美主義的驅使,想一開始就把東西磨到最好,而卡在研發階段,錯失了時機。他認為當設計牽涉創業,最應注重的是「效率」。有概念後就趕緊生產實品、進行市場前測,並根據使用者回饋,針對功能、價格、材質等項目,一次次調整製程&成本,才能夠確定自己的設計概念是可行的。
2. 世上幾乎沒有突破性創新
許多設計師常以為自己想到了突破性創新,而感到欣喜,但世上其實幾乎不存在「前所未有的概念」。當你有一個想法時,可能已經有別人在進行實驗了,這是很現實的。
「當初我以為是超厲害的東西,甚至砸了大錢生產&做產品包裝,結果在市場上叫好不叫座。」
Nigel 建議設計師若想要突破市場,應去發覺現有的「材質與功能」是否還有其他應用、結合的可能性?而非單純天馬行空想像,生產不切實際的東西。
3. 與其說在學品牌經營,不如說在學「妥協」
「以前學設計時老師都說,對自己的設計不能妥協。但真的進到市場後,我覺得適時妥協,達到『平衡』更重要。」
HMM 以一款得到金點設計獎的剪刀為例,最初它的設計包含更多細節,製程也更繁複。但去工廠報價成本居然比預估高出三倍!最後只好妥協,他說:「盡量別跟市場結構唱反調。」
不只市場環境,設計師也須妥協於消費者習慣。Nigel 說:「『教育消費者』的成本非常高,如果製造太創新、一般人不熟悉功能的產品,就必須花很多時間去跟他們溝通,而且還不見得會接受。因此耳熟能詳的產品,在市場上還是比較容易生存。」
4. 老師從來沒有教我拿捏成本
「以前從來沒有人教我怎麼算產品成本跟價格,有了自己的品牌才知道,訂價方式會影響你的品牌是否可以推上國際市場!」
製圖:Nigel
雖然成本一樣,但銷售給 to C 的個人消費者,或 to B 的代理商、通路,不能都訂定同一種價格。把產品推上國際的過程中,會經過代理商&通路,每一層都會抽成,產品價格也隨著中介者變多而逐漸墊高。
一般人可能會想:「價格太高不就沒人買了嗎?」若最終因為訂價太高而賣不動,與其檢討市場環境、代理商、通路,創作者更需要反思:產品本身製程、成本是否要調整?
5. 有生意上門就要接嗎?NO,找到對的人才重要!
「以前我們認為,有生意就要趕快接!但經營到了現在,毛利才是生存關鍵。」Nigel 說與其廣接訂單客戶,不如找到真正願意付合理費用的客戶。
HMM 起初有 30 多個販售點,後來他們放棄零碎的「寄賣」,只尋找單獨買斷的大客戶,減少到只剩 7、8 個大通路。經歷整頓之後,業績反而明顯上揚。
☞ 企管系:匠子設計經驗談
Source:匠子設計
匠子設計使用再生媒材,將自然常見的元素應用於設計之中。他們相信設計不只是設計,更要思考到環境的保護與永續。目前產品多以寫實動物的模樣塑形,運用在生活物品及辦公室小物,兼具設計感及實用性,風格簡約細緻,展現藝術雕塑的精神,適合現代家居設計及辦公室空間。
匠子設計 創業分享
1. 過去工作經驗都是累積,也更認識自己
製圖:東陽
匠子設計的創辦人東陽企管系畢業之後,先於非設計領域琢磨了一陣子,後來才逐漸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因此他擁有了非常豐富的職涯發展:
珠寶講師:當時以接待大陸旅行團為主,因此剛出社會就訓練了口才&膽氣。
影城行銷:因工作內容為每日重複的行政事項,而非真的行銷,與他個性不符因此離開。
天氣瓶:天氣瓶是一種會隨著環境溫度改變狀態的擺飾,幾年前天氣瓶很好賣、利潤空間大。結果後來越來越多天氣瓶 DIY 教學,連小孩子都會做了。雖然當時仍有獲利,但他發覺這個市場不宜久留,便毅然決然停止販售天氣瓶。這個階段他初入設計領域,也是發現客製化商機的關鍵。
2. 原來有一件事可以讓我不休息、不喝水
既然非本科系出身,是什麼契機讓他開始接觸設計?東陽說:「在賣天氣瓶的同時,我參加了蠟燭課程,初次接觸開模、灌製。我發現我可以長時間專注於做蠟燭,當下非常開心,也在內心埋下了想以此為業的種子。」
Source:匠子設計
非本科系想要在此領域紮根,關鍵在於「積極」。東陽特地尋找蠟燭工廠,詢問是否有教開模。工廠雖早就沒有教別人開模,但看到他積極的態度,而為他「一對一教學」。每日往返台北新竹,就為了學習開模。學會開模之後,就開始嘗試以各種材質去灌製(水泥、樹脂……等等),無數次實驗中更了解材質特性。
3. 我大概知道市場會如何打擊一個品牌
東陽說:「『設計』這個職稱,最初源自於工業設計,是一個為『量產』而生的行業。當一位設計師決定將設計產品當成本業,沒有量產真的會走得很辛苦。」因此起步不久,他們便尋找願意配合的工廠。
與本科系出身創辦者最大的不同,在於東陽了解市場如何打擊一個品牌:「因為商學背景出身,早在接觸設計之前我便略知『市場的長相』。後來踏入設計界,我會依照需求去獲取專業技能,並且因應市場去做改變,發現不行了(例如:利潤空間有限、成本太高、無法量產……等等),就找新的切入點,而非與市場硬碰硬。」
4. 人少還是可以做大事
東陽認為:「團隊雖小,但是只要精實,這樣還是可以做大事。」他堅持自己培養好的人才,成為自己的合作對象。
東陽目前以「有錢大家一起賺」作為小公司團隊核心的經營方式。他認為唯有如此,每位成員才會更重視自身技能上的累積,也更有助整個團隊的向心力。
總結:創業到底是不是一門好生意?
兩個品牌都仍在成長嘗試階段,沒有一方的經驗是絕對的成功方法。從雙方的觀點都可以看到:當設計成為事業,學會衡量、在非自己的領域不斷學習、適時妥協於市場,都是必經環節。
但 Nigel 說:「妥協,並不是放棄。」只要設計師能與取得身兼創辦人的身份平衡點,堅持提供「好的設計」為行為的出發點,便不用覺得談到「賺錢」等於失去初衷。畢竟,設計商品是給人用的,考慮到人與市場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情。
回到主題,設計到底是不是一門好生意?若用有型的金錢衡量,費時又費心的設計,絕不是穩賺不賠的「好生意」。但若從設計本質來看,設計師們可以透過良好設計讓消費者的體驗變流暢,使日常更畫龍點睛,並且創造生活的各種可能性。無形的價值疊加起來,設計無庸置疑是一門讓大家都更「好」的生意。
複習上一篇 >> 「用設計創業,真的能賺錢?(上)」創業前必讀!不可不知的設計創業模式。